2024-05-03 梁光琼 阅读687
每个故事的发生,都源于个体自己在那个当下的选择。有些选择的发生,个体自己有记忆。但很多选择是怎么决定的,个体自己则完全记不清了。无数的选择及随之发生的故事,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大剧本。
顺着人生轨迹去看一个个故事,会发现这些故事之间是有因果的。之所以会发生后面的故事,是因为受前面故事的影响。这是因为每一次选择后发生的故事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层面的影响。
好的选择及发生的故事会带来积极的心理能量,让个体的心理趋向健康,下一步的选择也更有益于TA的发展。于是,这个人的一生都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坏的选择会带来消极的心理能量,致使个体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还有的人前面做出了很多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事,后来慢慢地变好了。去看TA的生命轨迹,会发现TA在某个时间段上做出了一个和以往不同的选择。于是,TA慢慢地走向心灵愈合的道路。
我曾经在一次工作坊里梳理过潘金莲的人生轨迹。我把她的人生经历用生命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直观的呈现,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如何一步步地走到悲惨的人生结局。最后的结局,显然是因为前面的事件一步步推动而成。这些事件的选择中,有些是她无法掌控的,比如9岁被母亲卖给王招宣家。而有些选择她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嫁给武大郎、听从王婆的诡计、顺从西门庆的纠缠、合谋毒死武大郎等。
在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会看到一个人之所以走到最后的结局,是因为在某个关键点做出了选择。造成潘金莲最后命运的关键点是听从主人安排嫁给其貌不扬的武大郎,接着有了后面的陷身西门、陷害丈夫、血祭武大等故事。潘金莲本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穷家女子,但在一系列挑唆诱惑事件面前一步步泯失人性,走上不归之路。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动力在驱使。那些渐渐走向下坡路的人,是受死本能的驱使。而愈走心理愈健康的人,有一股生的能量在影响着他。一般来说,与放弃、回避、贪图享受有关的选择大多受死本能的影响。
观察生活中很多的选择,都与情结有关,受死本能的影响。
亲密关系中,A对B说:“你回家休息吧,我养你。”B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真爱,于是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学业和工作。数年之后,B想起自己曾经的志趣,可已浪费了好几年的时光,追悔莫及。
三角关系中,A对B说:“你出来吧,我们立刻结婚在一起。”于是,A净身出户了,却发现无法和B走进婚姻里,B慢慢地消失了。A只得独自吞咽这份自酿的苦果。
一个女性对于是否要进入一段三角关系矛盾犹豫。闺蜜对其说:“这很正常,你可以去试试。”于是,这个女性完全放松了警备,进入了一段三角关系。结果弄得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好好的。朋友说:“来我这里干吧,我保证你干得干得更好。”于是这个人就辞掉了好好的工作,到朋友那里去,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那么好,最后两人的友情也破裂了。
很多大学生都对自己的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会陷入迷茫和抑郁之中,逃课、挂科、休学、退学已不是陌生的现象。去追寻当初选专业时的心理状态,发现那时更多的听了父母、老师或同学的意见。
……
这些都是人生中一些很常见的选择现象。在这些选择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是事情变得更糟,对当事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造成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当事者缺乏自主意识,把人生中重要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当事者不敢为自己做选择,是不敢承担选择的后果。
人生中所有的选择引起的后果都得由当事者自己去承担。不管这个选择是自己决定的,还是别人决定的,还是受别人的影响决定的。
很多人以为这个选择是别人给的,应该由别人替TA承担后果。如果这个结果不好,就怪罪别人、怨恨别人,“都是你的错,才害我成这样。”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对于这一生造成的影响最终得由自己去承担。不论你如何怨恨对方,可那时的你就做出了那样的选择,你得为没有自主意识、听信他人这件事承担责任。不良的选择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身心的痛苦都得由你自己去承担。没有谁会替你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包括父母、配偶、子女、老师……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就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以前,我们可能被无明推动,就好比闭着眼睛跳坑一样,做出了很多损耗自己的选择。现在,我们要清楚自己当下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样的动力,即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谨慎自己的选择,不要凭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做出伤害自己的选择。
对于来自于周围的各种建议和邀请,要有自己的分辨。看看对方是在满足他自己的需要,还是真的在替你着想。对于对方的建议,也要谨慎地对待,因为这建议尽管来自于他,但是造成的后果和一系列的影响最终只有你自己承担。
对于喜欢给别人建议的人,也要警惕好为人师的特性。想想,你给了别人这些建议,你能承担别人的生命吗?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要告诉对方最终的决定权在TA身上,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也是由TA自己承担。